謊言下的真實,《我在南方的家》接受讀者退書

引起爭議的田中實加事件,問題不斷擴張、延伸,而首當其衝的,當然就是其兩本著作《灣生回家》、《我在南方的家》。而其中前者更是眾矢之的,為什麼呢?立達徵信社以下為大家介紹。

《灣生回家》是紀錄片的同名作品,理應也是遵照嚴格的歷史研究方法蒐集資料,所以要是裡頭有虛構、幻想的部分,那問題就大了。而《灣生回家》的電影因為是導演重新取材,加上有不少影片輔證,所以可信性確實頗高。反之,書籍本身有著許多難以自圓其說之處。

像是吉野村會、日曆上面的記載時間、以及搞不清楚有沒有這號人物的櫻代婆婆…等問題,當歷史資料參入了作者的虛構橋段,自然會出現爭議。

反之,因為《我在南方的家》本來就是歷史小說,屬於創作類的範疇,自然可以讓作者盡情揮灑。而在博客來,甚至為了該本書特別作了一整頁的介紹頁,上面強調是「田中實加第一部原創小說」,既然是「小說」,自然不會因為那些部分沒有100%符合史實而被譴責。

但是該本著作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,一者就是裡頭有些插圖並沒有支會原作者,這都會有著作權的問題。二來…也是最大的問題,就是田中實加製造的…是一整個時代的情懷,所以前面既然有《灣生回家》的成功,也吸引了讀者繼續支持《我在南方的家》,儘管後者本身就創作而言沒甚麼問題,但是前面的謊言又是否恰當?這些都是持續在討論且產生爭議之處。

謊言下的真實,《我在南方的家》接受讀者退書

苦笑不語就是最好的評論,《我在南方的家》推薦者跌大跤

除了上述講得兩點問題外,博客來的《我在南方的家》頁面上面列舉了一票有名學者、作家、導演,包含《賽德克巴萊》的魏德聖、作家劉克襄、作家吳淡如、學者陳芳明…等。

當然,如果單就歷史小說來說,這些推薦者當然都可以感動,但是隨著田中實加的謊言被揭穿。也引來這些當初推薦者的不滿,像是推薦者之一的陳芳明,就直指田中是利用了台灣人的「集體失憶」,也傷害了台灣史。

陳芳明也坦承電影跟書籍很難簡單一分為二,畢竟他就有親人跟灣生有關係,情感上很難切開。劉克襄也覺得「很震撼」,表示以後不敢隨便幫人推薦。而作家楊照則是苦笑不做評論。也讓《我在南方的家》現在變成推薦者無不聞之色變的作品。

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?其實根據內行人指出,出版社其實長久下來都有這樣的「陋習」,除了近年來COSTDOWN,不斷層層區分交給菜鳥、新手處理的怪象外,翻譯、編輯的低下也是一直以來的問題。

出版社為了強打暢銷作,會請名家來推薦,但事實上這些名人都日理萬機,哪有時間好好閱讀一本書呢?所以通常是頭尾翻一翻,或是乾脆交給助理或是秘書去騰一個稿,名人有空再看一下會不會差太多。

這還不論該著作的專業是否造成理解上的隔閡,所以楊照的苦笑不語,或許也是想到這整個系統都有問題,就算在這次事件中算是受害者,但其推薦行為大概也不能稱作理直氣壯,欲辯無言,只能苦笑以對。

而說謊的田中實加,反而意外掀出了出版社的部分「真相」,真真假假之間,也讓《灣生回家》多更多口水。